中国足球超级联赛(中超)作为国内顶级职业足球赛事,2025赛季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。截至第13轮,上海申花以10胜2平1负积32分的战绩领跑积分榜,成都蓉城以相同积分但因净胜球劣势紧随其后,北京国安、上海海港等传统劲旅则紧咬第一集团,形成“双雄争霸、多强并起”的格局。升班马云南玉昆和大连英博表现亮眼,而长春亚泰、青岛海牛等队伍则深陷保级泥潭。这一排名不仅反映了各队的即时状态,更折射出俱乐部管理、青训体系、外援策略等多维度的综合实力差异。
2025赛季中超积分榜的头部竞争异常胶着。上海申花与成都蓉城同积30分,前者凭借18个净胜球的优势暂居榜首,两队均展现出攻防两端的稳定性:申花场均进球2.46个,防守端仅失0.77球;蓉城则依靠费利佩等外援的冲击力,成为联赛进攻效率最高的球队之一。北京国安虽少赛一场,但12轮7胜5平的不败纪录彰显其韧性,尤其是主场6-1大胜山东泰山的比赛,创造了赛季最大分差胜利。
保级区的形势同样扣人心弦。长春亚泰1胜2平10负积5分垫底,攻防两端均表现低迷(进14球、失28球),而青岛海牛仅以8分排名倒数第二,其主场1-1逼平国安的比赛虽显顽强,但整体进攻乏力的问题亟待解决。值得注意的是,升班马云南玉昆以5胜3平5负积18分排名第九,成为本赛季最大黑马,其务实的防反战术和本土球员的成长值得关注。
外援仍是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因素。射手榜上,天津津门虎的基莱斯与北京国安的法比奥·阿布雷乌以8球并列榜首,而山东泰山的卡扎伊什维利、上海申花的绍洛·米内罗等外援同样表现抢眼。上海海港虽失去奥斯卡,但古斯塔沃的6球支撑了进攻线,反映出外援配置对球队上限的影响。
本土球员的爆发则是另一大亮点。浙江队的18岁小将王钰栋以8球并列射手榜第三,成为国足未来的希望;成都蓉城的甘超、天津津门虎的郭皓等中生代球员也在关键战中证明价值。北京国安张玉宁虽罚失点球,但其支点作用不可或缺,而武汉三镇的邓卓翔作为少帅,其临场调度能力备受赞誉。
财务问题持续困扰部分俱乐部。天津津门虎被曝欠税1.5亿元,主要涉及历史遗留的个人所得税问题;武汉三镇则因欠薪遭遇国际足联转会禁令,阵容实力大幅削弱。与之对比,上海申花、山东泰山等传统豪门通过商业化冠名和青训输血维持稳定,例如申花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每年带来超亿元赞助收入。
青训体系的差距日益凸显。云南玉昆依托本土青训基地培养的年轻球员迅速适应中超节奏,而长春亚泰等队则因梯队建设滞后导致人才断层。日本足球“国家训练中心制度”和“9000名C级教练”计划的经验表明,科学的青训体系需、足协和俱乐部的协同投入,而中国足球在此方面仍有长路要走。
2025赛季中超在规则上延续了2024年的调整:外援政策允许“报5上5”,但实际场均首发外援仅4.125人,反映俱乐部更注重外援质量而非数量。积分排名规则亦优化为“未完成相互比赛时不比较相互战绩”,避免赛季中期因赛程差异导致排名争议。
裁判管理强化了赛风赛纪。浙江队外援布彭扎意外坠亡后,中足联未延期比赛的决定引发争议,暴露了联赛应急机制的不足;而VAR介入和精确补时(场均11.4则提升了比赛公平性,减少了拖延时间的行为。
从积分榜的微妙变化到青训体系的深层博弈,2025赛季中超既是竞技实力的较量,更是俱乐部综合运营能力的试金石。未来,如何在财务可持续性、本土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,将决定中国足球能否真正迈向职业化的新阶段。